2015年東亞經濟合作回顧與展望

劉德海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2015年這一年對東亞經濟合作有極為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主要是因為三大重要協議的簽署與生效,即10月5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簡稱TPP)達成協議、12月20日陸韓自由貿易協定(FTA)生效以及將於12月31日生效啟動的東協經濟共同體 (ASEAN Economic Community,簡稱AEC)。前二項協議的達成意味著中共與美國主導東亞的G2時代的來臨。而AEC則顯示東協經濟體的啟航,為東協加六為基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簡稱RCEP)鋪路。


  美國歐巴馬(Barack Obama)總統自2008 年1 月就任以來,除仍如小布希政府一樣持續強化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存在外,決定採取不同於小布希的以巧實力(smart power)為基礎的亞洲政策。巧實力是2007年美國國會出資邀請以強調硬實力著稱的鷹派代表前國務副卿阿米塔吉(Richard L. Amitage)與以倡議軟實力聞名的前助理國防部長奈伊(Joseph S. Nye,Jr.)共同進行的研究計畫以因應中共崛起的危機。他們研究結果建議採行巧實力,即美國應巧妙地交互運用軍事與經貿這硬軟兩實力來贏得外交目標。歐巴馬政府自2009年以來,為制衡中國大陸,積極推動重返亞洲的(pivot to Asia or rebalancing Asia)政策。是年歐巴馬在新加坡宣佈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議(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簡稱TPP),圖以TPP作為完成與重返亞洲的工具,迄今已有12國加入。另一方面,歐巴馬政府又向歐洲聯盟提議FTA談判,2013年2月兩方協議開始正式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夥伴協議(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TTIP) 談判。同時,美陸雙方亦於2013年7月重啟雙邊投資條約(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BIT)的談判。凸顯美國歐巴馬政府試圖藉同時進行TPP、TTIP與美陸BIT三軌的談判策略,相互促進與刺激,俾利重獲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美國主導世界經貿的霸權,型塑未來對美國有利的國際經貿新秩序。今年(2015)6月貿易推廣授權(TPA)在美國國會通過,隨後12國又在10月達成TPP協議,使世界邁入巨型(mega)FTA的時代,也為歐巴馬取得與中國大陸BIT談判以及歐洲聯盟TTIP談判的有利籌碼。

  另一方面,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自2013年上臺以來,積極推動以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為主軸的對美國外交政策,意欲在東亞型塑中美共治的局面。在此背景下,習近平改變傳統中共將北韓的戰略利益置於韓國的經貿利益之上的「北重於南」的朝鮮半島政策,調整朝鮮半島政策的優先順位,將重心轉至構建陸韓經濟為主軸的東北亞經濟整合模式以對美國施壓,接受共治的事實,並為同年11月亞太經合會(APEC高峰會)營造有利的局面。為此,2014年7月習近平訪問首爾時,與韓國總統朴槿惠協議在是年年底前達成雙邊FTA,改變胡錦濤時代原先以中日韓FTA為先的作法。另一方面,習近平政府又致力於改造世界金融新秩序以利眾多的發展中國家生存,為全球大戰略佈局,前者是透過金磚五國(BRICs)新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簡稱AIIB或亞投行)以及人民幣的國際化使其得以成為國際貨幣基金會(IMF)特別提款權(SDR)的準備貨幣三種途徑來達成。同時,習近平又於2013年9月揭櫫「一帶一路」的倡議,此一中共新外交戰略是指通過中西部大開發,將中亞和歐洲相連接的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在與東協國家合作的基礎上,從東南亞開始,經過西亞,連接到歐洲、非洲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換言之,是以海上與高鐵絲路水陸兩面進擊,並組建以陸權國為主軸的亞歐經濟體對抗美日為核心的TPP,最終使中國大陸成為全球經濟樞紐。

  而東協經濟共同體的實現使東協成為全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將有利於東協鞏固以東協國家為核心(ASEAN Centrality)的東協加六的亞洲經濟整合架構,並為東協主導的RCEP的簽署製造利基。

  總之,東亞正處於TPP、RCEP與陸韓FTA為基礎的亞太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of the Asia Pacific, FTAAP)三種經濟整合模型競合的關鍵階段。在此同時,由於TPP協議達成以及習近平的「一帶一路」倡議,因而使EU成為兩方爭相拉攏的對象,也有可能成為陸美共治(Sino-US Condominium)的受害者(如美陸先完成BIT)。換言之,透過巨型FTA與BIT的簽署,各國經貿互賴越來越深,越來越走向以規則為導向的全球經貿治理的趨勢。人民幣的入籃成為國際貨幣突顯出「中」美利益交集在經貿,兩方經貿關係勢將持續深化、擴大,雖然目前尚未簽署雙邊投資協議,但兩方預期在明年簽署,屆時將使東亞目前的兩個競逐的模型(TPP陸韓FTA)合併,RCEP邊緣化。大陸亦有可能加入TPP。台灣必須有智慧在此「兩大之間」尋找並創造空間、追求最大的國家利益。(責任編輯:歐威廷)


編者補充閱讀資料:
1.「TPP達成協議 巨大經濟圈將應運而生」,中央通訊社,民國104年10月05號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510050377-1.aspx
2.「中日韓FTA、RCEP談判加速」,聯合新聞網,民國104年11月02號
http://udn.com/news/story/7898/1286954-%E4%B8%AD%E6%97%A5%E9%9F%93FTA%E3%80%81RCEP%E8%AB%87%E5%88%A4-%E5%8A%A0%E9%80%9F
3.「陸創造一帶一路 反制美重返亞太」,中時電子報,民國104年12月23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223000916-260302
4.「RCEP觸礁 亞洲國家紛紛琵琶別抱TPP」,天下雜誌,民國104年11月23號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2592
5.「APEC成員同意 亞太自貿區有譜」,聯合新聞網,民國104年11月18號
http://udn.com/news/story/8990/1321356-APEC%E6%88%90%E5%93%A1%E5%90%8C%E6%84%8F-%E4%BA%9E%E5%A4%AA%E8%87%AA%E8%B2%BF%E5%8D%80%E6%9C%89%E8%AD%9C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